2017年,哪些新車細分市場注定會更火?
在小排量購置稅減半政策、消費升級等利好因素的多重刺激下,很多企業2016年車市增速超預期,銷售目標完成得相對輕松。然而2017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依舊,類似購置稅減半的政策紅利也有退坡之勢。
而放眼全球汽車市場,中國汽車市場既是增量,也是產品推陳出新最好的市場。犬牙交錯之下,車企的產品更要“踩準”點,尋求從“量變到質變”的過程,而這些過程,或許就可以從下面這些細分市場中尋找。
▎消費升級:中型/中大型SUV產品扎堆
SUV產品,在2017年依然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國內SUV的戰場將擴展至中型、中大型SUV細分領域。這是消費升級使然,年輕化的消費人群已經在各個細分市場提出了更多樣的需求,同時這也是SUV爆發式增長所必經的階段。
如果參考2016年的美國市場,排名TOP20的SUV中,中型/中大型SUV占據了40%,在中國的TOP20中,這個比例目前仍偏低,考慮到未來國內上市的中型/中大型SUV多采用2.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主,避開了排量稅費的問題,這個市場,會在2017年進一步放大,對于合資車企而言,也是品牌形象和利潤的新戰場!
更具體的說,長度在4.6米-4.8米左右,價格在20-40萬之間的SUV將成為未來幾年市場最大的“增量”。2015年符合這個標準的全新/換代SUV只有不到15款,而2016年增加了50%以上。2017年這個數量很有可能突破40款。
可供選擇和購買的產品增多,對消費者而言,是一件好事兒。同時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,原先通過B級/C級轎車樹立品牌形象的作用,可能會逐漸由中型/中大型SUV所替代,2015年的別克昂科威、2016年的福特銳界和本田冠道,2017年VW的途昂,斯柯達柯迪亞克等,都是比較典型的例子。
這樣的示范效應,也值得本土汽車企業關注,2017年開始“車型數量暴增”的中型/中大型SUV市場,不僅關乎利潤和銷量增長,也關系到未來的品牌高端化、價格體系向上之路。時間有限,新產品的推出節奏,直接關系到未來的品牌形象。
值得注意的是:對于這些新車的潛在消費人群,5座與7座并不是起到決策性作用的,他們更多需要的是高品質,而這里的“品質”既包括傳統機械、做工方面的品質,更包括對SUV多樣性的詮釋。這個細分市場,還會出現更多COUPE風格,亦或內飾、配置更為高檔的產品,吸引消費者的關注。
而對于“多樣性”,《童濟仁汽車評論》認為,家用舒適性應該成為中大型SUV追求的第一要素,無論是從空間,還是用途方面。正如昂科威這兩年取得的出色成績,雖然它并沒有7座車型,但就是憑借全面、多樣性的“品質”,創造了出色的銷售成績。
▎入門產品激增:豪華品牌的“平民化”
豪華品牌在國內的競爭也越發激烈,奧迪和寶馬主導的豪華品牌之所以2016年還能夠取得不錯的增長,靠的就是“入門”車型的保駕護航。從整個市場來看,豪華品牌的需求在不斷增長,但終端成交價格卻有走低的趨勢。這一方面是車企對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價格調控,另一方面也說明入門豪華車的比重開始加大了。
進入2017年,中國豪華品牌新車市場預計仍會保持15%左右的年增長率,這意味著在未來三年內,國內豪華品牌新車市場的總份額,有望超過280萬輛。新的“增量”來自于哪里?最大的一塊蛋糕,來自于一二線市場“新生代”用戶,價格區間在20-40萬元的轎車和SUV市場。
其中,20-30萬價格區間的“入門級市場”,無論轎車產品亦或SUV產品,均有旺盛的增長潛力。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“入門”豪華車產品的界定,既有BBA入門級的轎車和SUV,也有第二梯隊的B級車產品。2017年,它們的銷售能量將會進一步增長,將成為國內豪華品牌最重要的增量。
寶馬1系轎車即將上市,入門車型成為下一個市場增量
“新生代”年輕人群有著消費“豪華品牌”的內在驅動力,但相對于有限的消費水平,入門車型是最好的選擇。同樣的預算,是買合資品牌的“高配”還是買豪華品牌的“入門”,這是一個“雞頭還是鳳尾”的選擇題。從目前的趨勢看,選擇豪華品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。
相比之下,30-50萬的價格區間,則逐漸成為國內豪華品牌中高檔轎車產品的“主戰場”,轎車產品將以B級/C級車為主,價格體系由品牌溢價能力和全新車型的產品競爭力決定。合資B級車市場的萎縮,也預示著消費人群逐漸向豪華品牌更具性價比的C級車市場遷移。
30-50萬價格區間,豪華品牌另一個增量蛋糕,和其他品牌一樣,來自于中型SUV產品為主,會和一般合資品牌的中大型SUV形成價格體系的重疊。4.7-4.8米的SUV產品,價格區間在30-50萬之間,動力、配置等方面占優的車型,銷量增長迅速,也會成為2017年很多第二梯隊豪華品牌銷量的絕對核心支柱車型。隨著進入市場的產品增多,價格競爭會更加激烈。對于一二線城市較為成熟的購車用戶而言,這類30-50萬的SUV產品,會成為換購/增購的主要被選車型之一。
▎斷層的MPV市場:會出現新的機會嗎?
國內的MPV市場銷量結構存在明顯的“斷層”,微客屬性的低端MPV充斥著市場銷量的89%,但它們更多只是解決“工具”問題,與MPV的多功能、家用屬性其實關聯并不大。而中高端、豪華MPV存在銷量增長空間,但車型比較固定,定位人群相對有限。
下圖的2016年MPV銷量TOP20車型,對國內MPV市場的判斷,并不具備參考價值,除了別克GL8外,沒有一款合資品牌MPV產品的銷量,超過5萬輛/年。
《童濟仁汽車評論》認為,2016年在20-30萬價格區間內,本田兩款MPV產品:艾力紳和奧德賽總計7萬輛的銷量,代表了“中間斷層”市場的一些特點:可供消費者選擇產品偏少,潛在用戶只能轉向SUV產品,亦或價格更高的小眾車型。
不過,2016年全新別克GL8的上市,代表了廠商對市場發展趨勢的一些判斷,新一代GL8的變化,全部為了滿足一二線城市中高收入家庭用戶的消費升級訴求,這款車型在2017年的銷量變化(30-40萬價格區間),也值得更多廠商關注。在美國市場大受好評的豐田塞納、日產貴士等產品,在中國依然小眾,如果有尺寸略小,價格更合適的車型,在20-30萬價格區間內,潛在的市場需求可能會超過廠商的預期。
而在轎車、SUV購買力旺盛的15-20萬價格區間內,2016年主流市場只有途安L一款MPV產品在售,途安換代后,銷量增長至4.6萬輛/年以上,2017年仍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。別克則繼GL8換代后,2017年將在中國市場投放定位類似途安L的GL6,也是看好這一價格區間家用MPV產品的“增長潛力”。除這些產品外,包括高爾夫嘉旅、寶馬2系等產品,也都會在2017年進入銷量上升區間。
《童濟仁汽車評論》認為,在12-20萬價格區間內,銷量還不錯的MPV產品,基本以歐系車為主,例如途安L、嘉旅、寶馬2系,甚至包括今年將上市的別克GL6(來自歐寶),而作為MPV強項的日系品牌,無論是豐田逸致還是本田杰德,都沒能打開市場。但從消費者實際的使用偏好看,這類歐系MPV產品的第二排座椅舒適度、空間利用率、儲物空間設置等,并不能滿足國內消費者訴求,但歐洲市場此類產品較多,合資車企引入較為容易,至于日系為何沒有賣好?也值得反思。
繼別克GL8之后,別克GL6將成為下一個細分市場引領者?
這樣一個市場現狀,實際上也給本土汽車企業一個不錯的“細分市場”機會,相比合資車企新車開發或引入受到海外現有產品的限制,國內本土汽車制造商,在10-20萬價格區間內的MPV市場,可以更加靈活、快速地推出符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MPV產品,扎堆于微面升級市場的廉價MPV,并不是本土汽車企業未來獲取更好利潤和品牌形象的主戰場。
對于這個細分市場未來的前景,《童濟仁汽車評論》長期看好,尤其在部分本土汽車品牌逐漸在10-15萬轎車市場打開局面之際,基于相同整車技術平臺,推出10-15萬價格區間的家用MPV,補齊歐系MPV的舒適性短板,市場前景長期樂觀。
▎定制/特別版:細分市場的重要補充
這里所述的“定制、特別版”,是指與現有或普通版車型相比,有明顯產品區別或定位區別的車型。其實這兩個詞在國內汽車市場本不新鮮,不過在近兩年,它已經不再是本土品牌不斷推出的“專屬”,不少合資進口品牌也開始圍繞“定制、特別”大做文章。
2016年,國內上市新車500余款,有“定制、特別”屬性的車型占到了20%左右。造成這種原因,除了產品定位使然,更深層次的是,廠商對于產品現有生命周期的調整更加密集了。換句話說,廠商在現有產品生命周期的“查漏補缺”已經更加不依賴于“小改款”,而是會將產品改造的更徹底、定位發生更明顯變化。
這樣產品布局的好處在于,針對原有車型存量用戶的使用反饋建議,有針對性的在一些“定制版/特別版”車型上推出,可以擴大潛在用戶覆蓋數量,提高一個整車技術平臺架構的“總銷量”水平。對于成本控制和盈利而言,都是2017年值得“深耕”的市場機會。
這一方面,本土汽車制造商優勢明顯,例如,有著“神車”之稱的寶駿560一款車型,在2016年逐步分批增加了6MT、AMT、1.5T、1.8L超值版等多款車型,甚至將多連桿這類大的技術變化,都列為升級項目之一。憑借高頻次的產品更新,寶駿560在2016年的銷量保持了穩定持續的增長。
相比過去的2016年,今年的轎車市場增長前景堪憂,SUV車型的增長,也會從“全面增長”向不均衡的“有增有減”趨勢發展,這些變化,將使得新車市場的競爭環境更加激烈,也會催生出更多“定制、特別”屬性車型的出現。
小結:
對于2017年汽車銷量的增長,很多行業專家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。所謂“高處不勝寒”,在政策退坡的時候,車企沒有“捷徑”可以依賴,歸根結底還是考驗產品,特別是對于本土品牌而言,抓緊產品趨勢,讓產品更加多樣化、真正從細微需求的角度讓每一款新推出的車型“火”起來,遠比靠廉價SUV求增長的方式,更具長期發展潛力。
--轉載為《童濟仁汽車評論》
我要評論: | |
內 容: |
(內容最多500個漢字,1000個字符)匿名發表 |
驗證碼: | 看不清?! |

同類文章排行
- 最新款外形酷炫時尚SUV“概念車”上市,吉利汽車ICON可以圓夢
- 上汽大通D90于8月8日上市 三種座椅布局
- 志在成為B級新標桿 五問五答全新君威
- 百人口碑評新車:原創高顏值的傳祺GS8
- 三款全新SUV 眾泰上海車展新車陣容
- 2016緊湊型SUV配置報告:車型排行篇
- 如何吹出一輛好車 凹凸姐漫談風阻系數
- XR-V/吉姆尼/CS35 小型SUV保值率報告
- 壽命大概只有一天 “賴”在機艙的零件
- 上海車展發布 正道集團將推2款新能源車
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
共有-條評論【我要評論】